公司介绍 系统介绍 项目介绍 收藏本站
  帐号 密码 识别码  
全站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校通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微信服务号
客服电话
+86+0411
87924411
13674247616
教育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前沿   

成都将出台政策封杀奥数 最重可将校长撤职

本报讯成都市教育局即将出台相关政策,彻底封杀“疯狂奥数”:教师校外兼职教奥数或私办奥数班将被严处甚至开除;民办学校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自主选拔试题”不得有奥数内容;公办学校以奥赛成绩选拔学生,校长最重可“撤职”;教师进修校、少年宫这些“半官方”培训机构停办奥数班。据悉,成都市将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这将是成都历史上“对奥数整治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

政令尚未颁布,即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奥数的毛病出在哪?为何屡遭讨伐“封杀”?这次真能禁得住吗?理性之举究竟是堵还是疏?

 

奥数众生相

①2009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五年级组金奖获得者惠翔宇。(孙振芳摄)

②安徽省淮北市古城路小学学生在奥数课堂上。(李 博摄)

③南京奥数考场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太多,工作人员将孩子抱起,让家长认领。(人民图片

④某奥数考场混乱,找不到考场的家长,撕掉准考证,愤然离去。(人民图片)

奥数为何遭“封杀”?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多年来,各地颁布的奥数禁令举不胜举。远的不说,4年前,教育部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时,北京市紧急叫停了“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浙江省停办了小学奥数竞赛活动,上海规定不能组织小学生参加带选拔性质的竞赛和培训班,长春市宣布竞赛和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可是,几年过去,奥数热却未见降温。

24年前,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当初,教育部讨论在中小学生中设立奥数培训班时,只是想针对极少数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让他们到国际大赛上去展示自己的实力。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随着获奖学生纷纷被著名大学破格录取,许多地方的中小学也把奥数成绩当作入学的参考标准。于是,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冠以“奥数”名头,奥数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成为备受家长青睐的大众化课外教育,奥数热由此兴起。

奥数热不断升温,却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主旨渐行渐远,因而引发一连串的争议和质疑。许多教育、科技界知名人士对奥数教育大规模推广深感忧虑。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明确指出,大规模推广奥数教育不可取。他说,奥数或者说数学的强化训练,对数学学习是不是有利呢?我看未必。因为集中一段时间强化训练,目的不是让同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是强行灌输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结果不仅是同学们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原有的一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都削弱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不利。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表达了相同观点:强制不想学的孩子去学奥数,不但会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压制了对其他兴趣和特长的开发。如今,奥数几乎成了万人陪练的项目,如果不叫停,会毁了很多学生。

著名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他说,奥数并非没有价值,但如今演变成升学的工具,就成了折磨大多数孩子的手段,将奥数推广到大面积学习训练,将会是灾难性的结果。

言辞最为激烈的当属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前不久他在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

讨伐、封杀之声不绝于耳,奥数俨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奥数还有生存空间吗?对此,许多人回答得很干脆:有!决不可小看了奥数的“生命力”。

 

屡禁不止“根”在哪?

 

只要与升学挂钩,奥数就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尽管饱受非议,但屡禁不止。奥数的确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专家们认为,究其根源,是因为奥数已成了择校、升学的“敲门砖”,具有非常功利和实用的价值,再加上利益驱动,于是就有了很深的社会根基。

不论是明着暗着,只要与升学挂钩,奥数就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教育部明文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考(论坛)时可加1020分;有的省(区、市)甚至规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免试直升大学的资格。一些示范性高中招生时,初中数学竞赛成绩成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因《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升初”不得考试,一些著名中学初中招生时,就把奥数、英语(论坛)等各种证书作为录取的参考。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指出,奥数之所以这么疯狂,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升学看奥数引起的,民办学校举行自主招生测试,绝大部分有奥数;公办学校招生私下看奥数的现象仍然存在。

正因如此,北京市虽几次叫停过各类奥数辅导班和竞赛,但是很多家长仍把奥数当作进入重点初中的唯一稻草,私下里给孩子找老师、做训练;一些老师也在暗中开课,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禁令置若罔闻。北京市某中心城区教育局官员这样分析。

政府部门三令五申,可一些学校为什么偏用奥数作为选拔生源的标准呢?教育界人士分析指出,这是因为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奥数的有关特点和功能比较认可,认为在测评、考量学生素质的各种标尺中,奥数含金量很高。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熊斌说,小学升初中没有考试,也取消了基本的数学测试;中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试题难度不够,区分度不明显。当“不考”或“考得不难”对学生的学业水平难以区分时,学校招生不得不选择别的方法,首当其冲的就是数学学科,奥数因为难度大而备受推崇,被一些教育者奉为“非常有效的教育测量工具”,成为招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有专家认为,从奥数的狂热中可发现,我国教育界既存在制度误导,比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越是优秀学生。

奥数之所以盛行,还有一种社会原因:在利益驱动下,奥数成为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敛财的工具。在升学指挥棒的作用下,奥数教育逐渐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巨大的市场,可观的利润,使奥数教育“从娃娃抓起”,甚至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

据知情人士披露,某些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间存在着紧密的利益联系,学校给社会培训机构输送生源,获利双方分成。不少教师课余时间到奥数培训班兼课或者开办家教班,名师报酬达到每小时数百元。据有关机构测算,北京奥数市场规模1年约20个亿。

 

家长们说,奥数已成了一条有利可图的产业链,大家心知肚明。可为了孩子,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无可奈何,家长都得掏这个钱。因为这是关系到孩子前途和未来的“教育投资”。

 

专家观点》

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

如果全部孩子都去学习奥数和所谓的奥英这种拔高型的题目,就可能对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因为当孩子不能独立地完成这些难题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正在考虑送孩子上奥数、奥英班学习的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试听一节奥数、奥英课,若孩子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就可以让他去学,否则就没必要勉强了。

 

——南方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 何维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祺

 

重庆:奥赛加分限制增加

本报讯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招办2008年下半年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我市部分高考(论坛)加分规定的通知》,从2009年起,高中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加分政策不变,而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调整为报考在渝高校加20分。从2011年起,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不再享受加分政策。